许多用户在使用百度时,发现首页或搜索结果页频繁出现个性化推荐内容,包括新闻、视频或广告,这类推荐基于用户的搜索历史、地理位置等数据生成,虽然可能提升信息获取效率,但也存在信息过载或隐私担忧,本文将提供三种主流方法,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关闭百度推荐功能。
**一、通过百度账号设置关闭推荐
1、登录个人百度账号

打开百度网页或APP,点击右上角头像完成登录,个性化推荐功能与账号绑定,未登录状态下无法完全关闭。
2、进入隐私设置页面
点击头像下拉菜单中的「设置」选项,选择「隐私设置」,此处可管理搜索记录、位置权限等数据采集功能。
3、关闭个性化推荐开关
在隐私设置中找到「个性化内容推荐」与「个性化广告推荐」两项,分别关闭开关,部分版本可能需进入「高级设置」调整数据收集权限。
注意事项

- 关闭后,推荐内容将基于非个性化数据(如热门榜单)展示。
- 历史行为数据需手动清除,否则部分推荐可能残留。
**二、使用浏览器插件屏蔽推荐模块
若账号设置无法彻底屏蔽推荐,可通过第三方工具实现更深度控制。
1、安装广告拦截插件
推荐使用uBlock Origin(Chrome/Firefox)或AdGuard(Safari/Edge),以Chrome为例:
- 访问Chrome应用商店,搜索插件并点击「添加到浏览器」。

- 刷新百度页面,插件自动屏蔽常见广告模块。
2、自定义过滤规则
部分推荐模块需手动添加规则:
- 右键点击推荐区域,选择「屏蔽此元素」。
- 在插件面板确认元素选择,保存规则。
优势与局限
- 可精准屏蔽特定区域,不影响其他功能。
- 需定期更新规则,部分动态加载内容可能失效。
**三、调整设备权限限制数据收集
依赖设备权限采集数据,限制权限可降低推荐精准度。
1、手机端操作(以安卓为例)
- 进入「设置」-「应用管理」,找到百度APP。
- 关闭「位置」「存储」权限,禁止读取搜索历史。
- 启用「限制广告追踪」功能(路径:设置-Google-广告)。
2、电脑端操作
- 使用浏览器无痕模式访问百度,避免记录Cookies。
- 在系统设置中禁用百度系软件的自启动权限。
补充建议
- 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与Cookies。
- 使用隐私保护搜索引擎(如DuckDuckGo)替代部分场景。
个性化推荐本质是平台提升用户粘性的策略,但过度依赖算法可能导致信息茧房,作为普通用户,选择关闭推荐既是保护隐私的主动行为,也是对信息自主权的实践,需注意的是,完全关闭推荐可能牺牲部分搜索效率,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平衡设置,若发现推荐内容反复出现,可结合多方法叠加使用,或联系百度客服反馈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