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 5.5 作为一款经典的企业级 Linux 发行版,至今仍被部分用户用于特定场景的服务器环境搭建,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安装指南,帮助用户快速完成系统部署,以下操作基于物理机或虚拟机环境,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置。
**准备工作
1、获取安装镜像

访问 CentOS 官方存档站点(需自行搜索),选择CentOS-5.5-x86_64-bin-DVD.iso
或i386
版本,根据硬件架构下载,需注意,CentOS 5 已结束官方支持,建议仅在隔离环境中使用。
2、硬件兼容性检查
最低配置:1 GHz CPU、512MB 内存、10GB 硬盘空间。
推荐配置:双核 CPU、2GB 内存、20GB 硬盘(适用于基础服务)。
- 确保主板支持 Legacy BIOS 启动模式,CentOS 5.5 不兼容 UEFI。
3、制作启动介质

使用工具如 Rufus(Windows)或dd
命令(Linux/Mac)将 ISO 文件写入 U 盘或光盘。
**安装步骤详解
**1. 启动安装程序
插入启动介质,重启设备,按 BIOS 提示进入启动菜单(常见按键:F12、Delete 或 Esc),选择从 U 盘或光盘启动,进入 CentOS 安装界面。
选择安装模式
直接按回车键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,若显卡兼容性问题导致黑屏,可尝试输入linux text
启动文本模式安装。
**2. 磁盘分区方案
分区是系统稳定性的关键,建议按以下方案操作(以 20GB 硬盘为例):
挂载点 | 大小 | 文件系统 | 说明 | |
/boot | 200MB | ext3 | 内核与引导文件存储 | |
/ | 10GB | ext3 | 根目录 | |
swap | 2GB | swap | 交换分区(建议为内存的1.5倍) | |
/home | 剩余空间 | ext3 | 用户数据存储 |
操作提示:
- 使用“手动分区”模式,避免自动分区的不可控性。
- 勾选“格式化”选项,确保分区干净。
**3. 网络与主机名配置
主机名:输入易识别的名称(如server01
)。
网络设置:
- 静态 IP:手动填写 IP 地址、子网掩码、网关及 DNS(适用于服务器环境)。
- 动态 IP(DHCP):勾选“自动连接”即可(测试环境适用)。
**4. 时区与 root 密码
时区:通过地图选择“Asia/Shanghai”,取消“系统时钟使用 UTC”勾选(避免双系统时间冲突)。
root 密码:设置至少 8 位包含大小写字母及数字的强密码。
**5. 软件包选择
CentOS 5.5 默认提供以下安装模式:
Desktop:图形界面环境(仅建议测试使用)。
Minimal:最小化安装(适合服务器)。
Custom:自定义软件包。
推荐选项:选择“Minimal”,安装完成后通过yum
按需添加组件(如开发工具、Web 服务等)。
**6. 完成安装
确认配置无误后,点击“下一步”开始安装,等待进度条完成,重启设备并移除安装介质。
**首次启动与基础配置
1、登录系统
使用 root 账户及预设密码登录,若需日常使用,建议新建普通用户:
- useradd username
- passwd username
2、更新系统(谨慎操作)
由于官方源已关闭,需替换为第三方存档源(如 vault.centos.org),编辑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
,将baseurl
指向可用镜像地址,随后运行:
- yum update
3、禁用 SELinux(可选)
编辑/etc/selinux/config
,将SELINUX=enforcing
改为disabled
,重启生效。
4、基础工具安装
- yum install -y wget vim screen
**注意事项与优化建议
1、兼容性问题
CentOS 5.5 内核版本为 2.6.18,不支持新硬件(如 NVMe 硬盘或 USB 3.0 控制器),若需驱动兼容性,建议升级至 CentOS 6 或更高版本。
2、安全风险
系统已长期未更新,存在已知漏洞,若必须使用,建议:
- 通过防火墙限制访问(如iptables
)。
- 避免开放非必要端口。
- 定期备份关键数据。
3、性能调优
- 调整swappiness
值:
- echo 'vm.swappiness=10' >> /etc/sysctl.conf
- sysctl -p
- 禁用非必要服务(如bluetooth
、cups
)。
从实际运维角度看,CentOS 5.5 更适合作为历史项目的临时过渡环境或内部测试平台,若追求稳定性与安全性,应优先考虑 CentOS 7 或 Rocky Linux 等现代发行版,技术决策需权衡需求与风险,避免因系统陈旧导致运维成本激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