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红书这个以生活方式分享为核心的平台上,卖包子看似与传统美食赛道格格不入,实则暗藏巨大商机,许多创业者通过巧妙的内容运营,将看似普通的包子变成月销过万的爆款,本文将拆解如何通过精准定位、内容创新与用户运营,在小红书打造有记忆点的包子品牌。
一、定位差异化:从同质化赛道中突围

传统包子铺的卖点集中在“手工现包”“老面发酵”等基础属性,但小红书用户更关注产品的附加价值,建议从三个维度重构产品定位:
1、场景创新:将包子与早餐之外的场景结合,如“加班能量包”“健身低脂包”,用「轻食化」概念打破固有认知
2、视觉符号:设计独特造型(樱花形、动物卡通)或渐变色彩面皮,让产品自带传播属性
3、情感联结:挖掘包子背后的文化故事,外婆的秘方包子”“三代传承老手艺”,建立情感共鸣
某南京品牌通过“包子盲盒”玩法,将不同馅料搭配成星座主题套餐,单篇笔记获赞超2万,评论区涌现大量求购信息。
小红书算法更倾向推荐具有实用价值或情绪价值的内容,经过对300+爆款笔记的拆解,提炼出三条创作路径:

1. 过程可视化
- 拍摄凌晨3点备料、手工揉面的纪实画面
- 展示独家馅料调配过程,突出食材新鲜度
- 用慢镜头特写蒸汽升腾的揭笼瞬间
2. 痛点解决方案
- 《冷冻包子复热技巧:3步还原刚出锅的口感》

- 《包子馅出水?面点师傅私藏控水秘笈》
- 《便利店包子VS手作包子成分对比测评》
3. 用户参与式内容
- 发起“最难接受的包子馅”投票(如草莓芝士馅)
- 征集粉丝创意馅料,选中者命名新品
- 直播教学家庭版包子制作,同步售卖材料包
三、账号运营:构建专业可信的人设体系
小红书用户对E-A-T(专业性、权威性、可信度)的敏感度极高,需通过以下方式强化账号背书:
1、资质展示:在简介区标注“国家面点师资格证编号”“10年面点经验”
2、工艺解密:定期发布原料采购凭证、质检报告、厨房消毒流程
3、用户证言:收集带图好评制作合集,标注顾客所在城市及复购次数
4、知识输出:每周更新《包子冷知识》专栏,为什么包子褶多是18个”
某杭州主理人通过持续分享包子面团发酵的温湿度控制技巧,三个月内将账号从0做到1.5万精准粉丝,转化率高达12%。
四、转化链路设计:从流量到销量的关键动作
小红书禁止直接外链跳转,需通过平台内工具构建闭环:
1、置顶评论区:设置“江浙沪满50元包邮”“3公里内闪送”等政策
2、群聊功能:创建“包子品鉴官”专属群,提前48小时预告当日口味
3、直播留资:用“截图抽试吃装”引导用户私信地址
4、店铺装修:将小红书店铺主页分为“爆款区”“季节限定区”“组合套餐区”
重点提示:每日下午3-4点更新笔记,此时段家庭主妇与上班族活跃度最高;定价建议比线下店高15%-20%,用环保包装、手写卡片等增值服务支撑溢价。
**五、风险规避与长期运营
1、差评应对:遇到“面皮发硬”等投诉,立即私信补送并邀请到店指导改进
2、内容保鲜:每月推出节气限定款(清明艾草包、冬至羊肉包)
3、数据复盘:每周分析点击率前三的笔记,提炼封面构图与标题关键词规律
4、跨界联动:与本地咖啡店合作推出“包子+美式”套餐,相互导流
某北方品牌通过与插画师联名设计包子主题周边,成功打入年轻圈层,单月小红书渠道销售额突破20万元。
在小红书卖包子的本质,是将传统食品重新包装为“有温度的生活方式”,当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充饥的食物,更是情感慰藉与文化认同时,5元一个的包子也能产生品牌溢价,关键不在于纠结“该拍面团还是拍蒸笼”,而在于持续输出能引发特定人群共鸣的价值主张,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让人记住比让人喜欢更重要。